成本高、风险高,四川制种面积如何稳?

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摄影报道

“西昌光照条件好,看这片玉米长得多好,估计今年的产量水平差不了。”7月5日,西昌市樟木箐镇,上万亩玉米已经扬花。一队参观者走进玉米制种地,赞叹声接连不断。

西昌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天,四川省制种基地提升行动暨种业园区建设管理培训会在西昌举办。全省制种大县相关负责人现场交流制种基地建设经验,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。

四川是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,三系杂交水稻、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。近年来,由于制种成本高,风险高等原因,不少制种大户放弃种植。全省制种面积逐年下滑。

今年4月,农业农村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制种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提出到2025年,全省制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,巩固提升四川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的优势地位。

如何降成本、降风险,让农民愿制种?培训会上,国家级制种大县打开了各自的“经验包”。

降成本

建设高标准农田,提升机械化水平

种植一亩普通水稻平均成本在1000元左右。相比于种植普通水稻、玉米,杂交水稻、杂交玉米制种成本较大——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例,制种过程中,插秧、赶花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,制种直接成本约在2500元/亩。

本次培训会上,一个数据引起了参观者热议。在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梓潼县,制种基地的亩均成本比传统人工种植节约600元。

如此大幅度的节本,梓潼县是如何实现的?

低成本来源于高效率。

2022年,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3.27万亩。“我们算了一笔账,通过开展育秧、插秧、授粉、收割、烘干等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,制种基地的亩均成本比传统人工种植下降600元。”梓潼县委副书记李宇介绍。

杂交水稻制种收益每亩约1000元—2000元,成本下降600元,也就意味着增收600元。

目前,梓潼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已经开展育秧、插秧、授粉、收割、烘干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5500亩,辐射带动周边10000多亩,机械化率达到80%。

而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关键,在于宜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
2022年,西昌市被认定为新一轮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。西昌发展玉米制种已有多年,是我国南方最早的热带血缘硬粒型玉米制种基地。

老基地,却是新配套。上万亩的制种基地,所见即是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。

“这些年,我们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国家级制种大县奖励等各类资金,基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80%以上,极大地方便了机械作业。”西昌市委常委杨开金介绍。

全省目标也已经明确。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徐斌透露,到2025年,全省要建设6万亩集中连片、旱涝保收、宜机作业、稳产高产、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制种田,制种基地种子生产、烘干、加工等全产业链设施设备配备齐全。“接下来,各地还要加强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设备联合攻关,加快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。同时,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在制种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,降低制种成本。”

降风险

商业性补充保险提升抗风险能力

“制种风险高,很多大户不愿干,也干不好。”培训会上,风险问题大家格外关注。

风险,主要指的是极端灾害天气。

“近年异常天气频发,风雨、旱灾、低温、高温等导致制种减产风险明显上升。”徐斌说,加上投入成本高,更是增高了制种风险。

制种保险,是降低风险的关键一招。

“但从目前来看,制种保险额度普遍偏低。”徐斌介绍。从全省来看,目前,水稻制种保额2000元/亩、玉米制种保额1600元/亩。而杂交水稻制种直接成本约为2500元/亩,杂交玉米制种直接成本约为2000元/亩,远远超过制种保额。此外,灾害发生后,还存在受灾理赔难度较大,赔付额度总体偏低,赔付进度较缓慢等情况。

邛崃市副市长杨永胜分享了经验,为增强制种主体抵抗风险能力,激发制种主体积极性,在原政策性保险保额2000元/亩基础上,邛崃市创新开发出商业性补充保险,将保额从2000元/亩提高至2800元/亩。补充保险费率6%,保费48元/亩,补充保险保费由地方财政全额保障。

商业性补充保险带来的成果明显。目前,邛崃市制种保险参保率常年保持在98%以上,全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。

培训会上,达州市大竹县、德阳市旌阳区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当前正在推进制种保险试点。

保质量

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服务水平

种子质量,事关粮食安全。在制种基地,除了成本和风险,制种质量是大家的另一个关注重点。

为了保证制种质量,制种基地需要通过隔离等严格的管理方式,防止和其他农业种植区域“杂交”,影响种子质量。

西昌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内保存了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

“当前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制种基地进行现代化管理,健全管理制度。”徐斌说,各地要将种子生产基地和制种区域上图入库,并根据制种基地和制种区域变化情况每年更新数据,形成可追溯的“位置图”。

一些制种大县已经有了成果。

“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,全面统计制种区域位置、作物种类、面积、主体、产量、基础设施配套等信息,完善区本级的制种数据库,形成了一张区级位置图。下一步,我们的数据库将和省级数据库有效衔接,实现区级‘位置图’和省级‘位置图’同步更新。”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文斌说。

在邛崃市,当地通过和省农科院遥感所开展种子生产基地及制种区域上图入库,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街镇、32个村(社区)制种基地80011.8亩上图入库。此外,邛崃市还建成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物联网和种子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现数字化技术引入杂交水稻制种关键环节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西安dns的服务器地址是多少(西安dns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